共享充电宝:出海不易,只能专“刺”国人?

ZAKER科技 2023-06-04 17:22:44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 2017 年曾有过一个关于共享充电宝的「豪赌」——某位网络热点人物曾在朋友圈高调宣布:「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五年后的今天,共享充电宝已经成为了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比如出门不喜欢带包的小雷,就因为不想带自己的移动电源而频频光顾共享充电宝。即使抛开使用方便这一点,随取随用的特点也让共享充电宝成为了手机电量救急时的首选。

图片来源:艾瑞咨询

根据 2023 年 5 月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2017-2021 年,内地移动互联网规模和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高速增长,预计 2022 年会再次出现增长高峰,达到 5 千亿 GB。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接入流量为共享充电宝行业奠定稳定的规模基础。


(资料图)

但事实上,内地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并不是孕育共享充电宝发展的唯一土壤。

虽然在过去三年里境外旅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不同于昙花一现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共享充电宝这一概念在境外过得非常不错。

比如北美市场的 ChargeItSpot、Chargello,欧洲市场的 ChargeBox、PowerCube、Chargy,亚洲境外市场的 ChargeSPOT、PowerShare 和 Juice=Juice。这些还只是各市场的头部玩家,在这些大品牌无法覆盖的角落,还有着大量新玩家试图复制共享充电宝这个不容错过的「新风头」。

虽然从共享充电宝在全球各地开枝散叶的情况来看,共享充电宝似乎是一个跨越市场的刚需,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海外模仿者的扩张特征,不难发现共享充电宝在境外市场和内地市场走的其实是两条不同的路线。

首先,中国共享充电宝品牌显然有着更大的市场规模,共享充电宝品牌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充电宝站点遍布城市的商业区、交通枢纽和旅游景点。即使不刻意寻找,密集的部署网点也能让共享充电宝时时刻刻出现在我们视野中。

而在海外市场,共享充电宝市场相对较小,竞争程度不如国内市场激烈,同时共享充电宝的市场认知度也尚未建立,大多数商户对共享充电宝背后的客流也持怀疑态度。

商户对共享充电宝概念不认可的直接后果,自然是共享充电宝在海外市场无法实现内地市场这样的「饱和式覆盖」,借或者还共享充电宝需要在 App 的帮助下「专程前往」共享充电宝的充电柜,而不是像我们平时习惯的那样「随用随取」。

此外,海外市场共享充电宝的分布也有自己的特点,不同于内地市场的「雨露均沾」的分布方式,共享充电宝在海外市场更常出现在游客密集的旅游热点,以及机场、火车站等大型交通枢纽中。而在北美市场,由于消费习惯的不同,共享充电宝更像是专为游客而设的便民设备,毕竟在地广人稀的「大农村」,与其驱车前往便利店拿一个共享充电宝,直接在车上给手机充电才是更符合当地使用习惯的选择。

既然海外共享充电宝的认知和市场还停留在我们 2017 年的水平,那是否意味着来电、美团等内地市场的共享充电宝品牌可以用更丰富的经验,在海外市场重现共享单车的辉煌呢?

答案是可以,但跟内地市场面临的挑战有些不太一样。

比如现在已经破产的小蓝单车(Bluegogo)过去就曾在海外市场发展过共享充电宝业务,只不过在一系列复杂的原因下,小蓝单车无论是共享自行车还是共享充电宝业务都草草收场。但从海外论坛的反馈来看,在偏见的预设立场下对中国企业的不信任似乎是国内共享充电宝品牌在海外无法顺利推广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ChargeSPOT

在这种意识形态的促使下,内地共享充电宝品牌想在海外市场生存,需要尽可能的隐藏自己身上的「中资」背景。比如某个在海外运营的共享充电宝品牌就定制了一套与内地品牌完全不同的品牌和 VI,甚至在推广时使用「日本设计」来标榜自己的安全性,尽可能弱化「Made in China」的感知度。

即使共享充电宝品牌可以通过隐藏自己来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不同市场对移动电源也有着不同的强制标准,这意味着相关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可能需要长的准备时间。

但即使这些问题都能一一解决,国内共享充电宝品牌出海还需要解决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如何培养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共享充电宝的习惯?

目前大多数运营海外市场的共享充电宝品牌都将自己的「主战场」放到了各地的游客区和交通枢纽,ChargeSPOT 更是推出了所谓「跨国借还」的服务,主打的就是亚洲游客市场。但是从内地市场的统计数据来看,餐饮、室内娱乐场所和商超等场景才是共享充电宝高频使用的场景:

根据艾瑞咨询的行业研究报告,2022 年中国消费者共享充电宝使用场景分布中,超过 52.7% 的受访者表示有在餐饮类场所使用共享充电宝的习惯,而景区和市内交通枢纽则因为难以借取而榜上有名。

换句话说,共享充电宝如果只面向旅游景区和交通枢纽,不仅需要更高的前期投入,同时覆盖的用户范围也极为有限。但只要挖掘用户的日常使用场景,共享充电宝在海外市场依旧可以获得广阔的用户前景。

但问题在于共享充电宝该如何刺激用户使用他们的产品?或者说共享充电宝该如何尽快耗尽用户手机的电量?其实从共享充电宝发展活跃的市场中我们就能看到端倪。以中日市场为例,中日两国首先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人们对移动设备的依赖程度也更高。

其次共享经济的概念在这两个市场已经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就像共享单车一样,共享充电宝作为共享经济的一部分,满足了用户短期的移动充电需求,节约了个人购买充电宝的成本。

图片来源:雷科技

但最重要的还是中日已经完成了低成本移动支付技术的普及,让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手机进行支付。共享充电宝服务通常与移动支付平台结合,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使用 App 轻松租用和归还充电宝。这种便捷的支付方式促进了共享充电宝市场的发展。

换句话说,如果想让共享充电宝在海外生根发芽,用户需求、用户习惯和配套设施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可以预见的是,在全球旅行逐渐复苏的 2023 年,面向游客的共享充电宝市场还将继续扩大。但如何开拓共享充电宝的客户群体,让共享充电宝从一次性的「游客生意」转变为当地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科技基建」?

要是有能力解决当地移动互联网发展缓慢这个问题,又有哪家公司甘于只做共享充电宝呢?

标签: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商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